Copyright©Beihang University.
主办、维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7号 邮编:100083

“心逸无惑:李家骝艺术作品展”名家评述

发布者:[]  来源:[]

     

    张仃  原中央工艺美院院长  

     

       “家骝的画更加与生活接近,更加提醒人们,如何细致而深入地观察生活、拥抱生活,从绿色世界中发现美。”

     

    ——引自《谈艺录》

     

    刘巨德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李家骝的画用水墨来表现,把他所学的有关装饰绘画这方面的研究体现到实践中来,画得活气,现场感很强。  

     

    ——引自北京电视台访谈

     

    杜大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家骝的画倾向唯美,山山水水、花花草草是笔下的对象。他偶尔也画人,则是如花的少女。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鲜花、少女,人世间无比美好的东西,人人向往,世世向往,是生命中不变的追求。

     

    ­——引自李家骝画集《序·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张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李家骝的学习和创作经历也决定了他对写生有着特殊的感情和理解。他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前身),长期从事装饰绘画的研究和教学。装饰绘画可以说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最具特色的学术传统,其核心就是要对自然中的形态进行概括、提炼和抽象,最终创作出形式简化但呈现了对象神韵的作品。

     

    李家骝认为:取舍本身是集修养、胆识、敏锐等为一体的综合体现。的确,李家骝用笔大胆概括,在把握对象形态的同时,已经把造型和构图的形式因素融入其中。因此,他的写生作品具有一般写生所不具备的画面的构成效果和完整性。李家骝的作品来自于自然,又融入了一股清新的人文气息,它们鲜活得好像一幅幅会呼吸的风景。”

     

    ——引自《行撷墨趣》画册(序  会呼吸的风景)

     

    王飞  著名美术评论家

     

    “李家骝的国画有着西画的直观性和中国国画的笔墨特征,画面具有很强的冲击力。他将直观性的写实和国画中意化性的写意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相互映衬、相互烘托,不争不抢,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在画面里相得益彰。

     

    李家骝的笔墨有着传统的意义,也有现代的意义:墨色灵活,给人以温润之感。浓墨的表现不凝滞、不懈怠、不过不焦,在视觉上给人浓而不滞、黑而不污的效果;淡墨,不浮不薄,准确而不失力度;色彩,在中寻找最恰当的结合点,茫茫沙漠的黄色、赭黄、沙丘的阴影变化这类被写实画家所强调的地方,被他巧妙地淡化了,人为地弱化了,以便更好且更有力地烘托出主体。

     

    李家骝行走在自然之中的写生不再是陈述式的、描摹式的;不再是记录式的,是对自然之神提炼和强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似乎让人忘却了物本身的真实性,体现出画家追求视觉艺术效果和人文情怀表达的那种莫名的激荡人心的交融。此种交融是过程,不是结果。李家骝的骆驼不是简单的自然形态的再现,不是茫茫沙海场景简单的复制,不是对自然界瞬息变幻的简单描摹,他将一切纳于胸臆,在人文情怀中进行意象的组合,直至达到自己对人文和人文精神意义上的表达。”                    

     

    引自——《行走在自然中》

     

    包林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家骝跑遍了西南与西北,他在西南的大山里画了不少苗寨和梯田,而在西北的写生,则是大多以塞外的骆驼入画。家骝画的骆驼很耐看,形神兼备,构图奇峻。我见过的一些骆驼画家大都为剪影式平排布局,家骝则强调了空间和大景深,甚至有些近距离观看带来的透视变形;设墨上,家骝注重没骨法,这更符合当下突出光影的观看语境,即使勾线少许,也是为了界定这吃苦耐劳的生灵与宣纸其他空间的关系,让驼群逶迤、仪态丰盈。

     

    引自——《一支笔向东向西》

     

    戴顺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李家骝的画结合其装饰绘画专业特点和他后期的笔墨修炼,他将这两者结合的非常自然。”

     

    ——引自北京电视台访谈

     

    薛书琴  厦门理工学院设计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副教授

     

       “生活中的李家骝先生在待人接物中处处流露出其热情、明朗、平易、通达的性情,这种性情又时时处处地渗透于其绘画创作的方方面面:不仅体现在其以生活中的平常物品钟爱的题材的选择上,更成为其画作一以贯之的艺术格调。从其早期的装饰绘画到近期的水墨作品无不如此,无论是绚丽的华彩交响,还是水墨天青的黑白主唱,都透射出相似的意趣与追求。”

     

    ——引自《色墨合和艺语通达》

       

    编辑:余 敏